期刊書籍 - 出版文集

報刊是反映科學研究新動向、新成就的信息載體,做剪輯是廣大師生積累教育教學資料、迅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學習文化知識和科學研究的良師益友。景春泉先生離休后,與多年合作的谷運如先生堅持剪報,收集積累了大量生動具體的天文、地理最新科技信息資料,于2007年7月整理、編輯復印裝訂成六冊,贈與地理界的同行與好友,受到廣泛贊譽。景春泉先生早年就讀于北京匯文、潞河中學、西北工學院,一度投筆從戎、轉戰云、貴,直至印、緬。1949年畢業于北京師大(原北平師院)。先后任教于育才小學、北京師范、師專和北京教育學院。
李小建教授專著《中國特色經濟地理學探索》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著作基于作者近30年的研究,對國際背景下中國特色的經濟地理學進行了多視角的探索。全書分為經濟地理學理論探索、農戶地理研究、公司地理研究、經濟地理學的小尺度研究、區域研究,共5篇48章。作者試圖理清在經濟地理學研究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怎么理解經濟地理學研究,經濟地理學中的“地理”是什么?在此基礎上,中國的經濟地理學應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獨特方向,從而在國際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本書既有作者艱苦卓絕的實證研究,也有“慢踱步、冷思考”后的
在近年來持續參加中原經濟區戰略的醞釀、謀劃、研究、方案制定、建設綱要論證、在京征求意見、政策調研、方案上報與批準、宣傳普及、跟蹤研究的基礎上,河南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占倉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系統總結了河南省持續探索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的理論與實踐,主編《三化協調發展的河南實踐》專著,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編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河南實踐系列叢書”之一。全書共35萬字,由十二章組成。其中,第一章對國內外三化協調發展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并對河南省的發展基礎和三化協調發展的
  • 人 文 地 理 學 導 論
  • 主辦單位:科學出版社
  • 主      編:顧朝林
  •  CN刊號:
  • 投稿郵箱:
  • 聯系方式:楊紅 趙峰 聯系電話: 010-64011132/64015208
內容簡介本書按人文地理學導論、人文地理學研究方法和人文地理學進展的三層次教學體系設計,專門為本科生編寫用于人文地理學教學的基礎課程教材。全書圍繞“空間”和“地方”這兩個地理學的核心論題介紹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和近年來人文地理學最新研究進展,包括空間、全球化、城市化、人口、遷移、文化、景觀、發展、地緣政治和人地關系等內容,兼具可讀性、趣味性和前沿性特點。全書按四條主線展開:①社會經濟發展的全球化特征與地區差異之間的關系;②人類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③不同空間尺度(包括世界、國家、地區和城市
本書在今年1月17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帶一路”戰略研究》基礎上,針對“一帶一路”倡議是開創包容性全球化道路重要嘗試的觀點,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并收錄了劉衛東研究員近年來有關“一帶一路”及包容性全球化的論文和重要媒體采訪,是第一本系統闡述包容性全球化的著作。在會議第二階段,與會專家學者針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戰略意義、進展及其對科學研究提出的重大需求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包容性全球化的理念對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讓這個倡議獲得更多國家和地區的支持具有重要意義。
2009.3.3 中國科學院網站 眾多院士專家歷經五年多的努力,由中科院地學部組織編寫的國家級地球科學發展戰略報告——《21世紀中國地球科學發展戰略報告》近日已由科學出版社出版。2月21日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儀式。據介紹,《21世紀中國地球科學發展戰略報告》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關于本世紀地球科學發展的思考,闡述了地球科學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國際和我國地球科學發展的特點以及本世紀我國在此方面的發展方向。中篇凝練和提出了本世紀我國地球科學應當重點研究的8個重大科學問題,即行星地球的物理、化學、生物
版權所有:? 2001-2012 中國地理學會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11號      郵編:100101
電話:010-64870663      傳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備案/許可證號碼:京ICP備18020997號-6
技術支持:北京智聯軟件技術有限公司